韌性社區中和里-防救災技能訓練

為提升社區居民的防災意識與災害應變能力,基隆市消防局於7月21日在中山區中和里里民活動中心舉辦「韌性社區防救災組織建立及技能訓練」。此次活動由中和里里長蘇彩雪號召里內志工與里民共襄盛舉,現場共有近30人參與,整體氣氛熱烈,充分展現社區居民對防災議題的重視與積極性。活動透過專題講授、討論交流與實務演練,讓社區民眾不僅學到理論知識,更能將防災概念實際落實到日常生活中。

活動邀請強韌臺灣防災計畫專家、中華科技大學洪志評教授擔任講師,課程設計以「社區防救災組織建立與任務介紹」以及「防災計畫研擬與防災士培訓」為核心主軸。洪教授首先介紹社區常見的潛在風險,例如地震、颱風、坡地災害與淹水等,並以近期國內外案例佐證,讓學員認識極端氣候下可能造成的挑戰。他進一步說明,社區防救災組織應根據當地特性與資源量能進行規劃,並清楚分配各小組的任務,如災情查報、避難收容、物資管理、醫療救護等。洪教授強調防災士在社區防救災體系中的專業角色,鼓勵有志參與的里民投入防災士培訓,培養更多基層防災種子人才,確保在災害發生時能即時提供專業協助,提升社區的整體韌性。

課程中,洪教授特別引導學員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,共同盤點中和里可能面臨的風險,並一一列舉社區現有可運用的資源,包含人力、場地與物資。講師也協助社區著手進行初步的防災計畫草擬,讓居民實際參與規劃過程,並透過工作坊形式,將防救災工作項目逐項建立。這樣的過程不僅提升了居民的參與感,也讓防災計畫更貼近實際需求,為日後社區推動防災演練與應變提供了具體藍圖。

除理論學習外,課程更安排了實務性極高的急救技能訓練,由中山消防分隊徐國盛與歐淑芬擔任講師,進行CPR心肺復甦術、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操作、哈姆立克急救法、止血包紮技巧,以及滅火器使用等演練。透過實地示範與里民親自操作,讓參與者能身歷其境地學習如何在火災、窒息或外傷等緊急情況下進行自救與互救。課程中更透過情境模擬,強化學員在真實災害情境下的臨場反應能力,使大家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應變。 中和里里長蘇彩雪在活動最後表示,韌性社區的建立並非單靠政府或專業單位推動,更需要居民的主動參與與合作。透過此次訓練,里民不僅學到寶貴的急救與防災知識,更透過互動與討論凝聚了社區向心力。她強調,未來里辦公室將持續配合消防局推動防災演練與宣導活動,逐步建立社區防災計畫,並鼓勵更多居民投入防災士培訓,共同打造一個更安全、宜居且具備防災韌性的社區。

洪教授鼓勵里民參與防災士培訓
滅火器實際操作課程
洪教授引導里民分組討論社區資源
活動邀中山消防分隊人員授課
由消防人員親自教學哈姆立克法
理論與實際操作應用的CPR教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