拎了就走、防災無慌!「一人一包」避難包準備術

基隆市消防局為強化市民災害應變力,於6月27日上午攜手愛買基隆店,舉辦賣場防災專區推廣及「緊急避難包」應用說明會。本次活動由消防局、海洋大學、義消宣導大隊、防災士協會及愛買代表共同參與,透過專題分享、避難包開箱及內容物活用示範,向市民宣導如何正確準備「拎了就走」的避難包,落實家庭與社區的防災韌性。

消防局長游家懿指出,緊急避難包應以「一人一包」為原則,依照不同家庭成員需求進行配置,例如長者需準備慢性病藥物,幼兒則需奶粉與安撫玩具,才能在災害發生時迅速攜帶並確保自我保護。他強調,避難包不僅是「拎了就走」的裝備,更是家庭防災韌性的核心體現。同時提醒民眾,避難包需隨季節變化與家庭需求調整,並每半年定期檢視更新,確保物資在關鍵時刻能立即派上用場,真正做到「平時有準備、災時不慌亂」。

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劉芷妤助理教授強調,臺灣位於地震帶,地震後建築物可能受損甚至倒塌,此時能否及時攜帶避難包撤離,攸關生命安全。她指出,避難包不只是生活物資的集合,更是「行動中的防護網」,能協助災民在暫時脫離家園時維持基本生活與醫療需求。她並示範日常物品的多用途應用,例如女性常用的衛生棉可作為臨時止血材料,協助減緩出血,提醒民眾避難包應兼顧「多用途」與「即時可用」。

基隆市義消宣導大隊長張孟美指出,避難包的準備必須依照不同族群需求客製化配置。高齡者需準備慢性病藥品、血壓計或簡易醫療器材,幼兒則需奶粉、奶瓶、尿布與安撫玩具。她進一步補充,若家庭成員包含孕婦、行動不便者或寵物,也應準備專屬物品,如孕婦營養補充品、助行器配件或寵物飼料,唯有考量到多元需求,避難包才能真正發揮保障生命健康的功能。

安樂消防分隊長黃軍緯提醒,避難包設計應以「初期必需品」為原則,能支撐災害發生後三天的基本需求。他建議準備緊急糧食、飲水、防雨與保暖衣物,以及醫療用品如常用藥品、口罩與急救包。他強調避難包需「動態管理」,因食物、電池與飲水都有保存期限,若未定期更換將失去效用,建議民眾養成每半年檢視與更新的習慣,並讓全家人熟悉物品用途,將檢視過程視為家庭防災教育的一環。

基隆市防災士協會常務理事陳偉建現場示範自備避難包,展示保久乳、2萬mAh 多功能行動電源、防災頭套、急救箱、毛毯、手套與瑞士刀等必備物品。他特別說明,防災頭套不僅可防護,還能作為骨折固定工具,甚至在避難所當臨時枕頭使用,強調「多用途」準備的重要性。他呼籲民眾務必依家庭需求規劃並定期檢視內容物,才能在突發狀況下發揮最大功效。

愛買基隆店客服部副理謝鳳儀分享,防災專區設立後,防災商品詢問度與購買率逐年提升,民眾可依需求一次購足手電筒、電池、雨衣、醫療包等物品,省時又安心。她強調,企業除了經營,更有社會責任,愛買多年來積極參與基隆市防災推廣,與消防局及社區團體合作,推廣「一人一包」理念,讓防災意識融入日常生活,真正做到「平時有準備、災時不狼狽」。

本次「緊急避難包應用說明會」透過消防局、海洋大學、義消、防災士協會及企業共同參與,從專業講解到實務示範,全面強調「一人一包」的重要性。與會專家提醒,避難包應依成員需求準備並定期更新,並善用多用途物品以提升實用性。活動不僅提升市民對防災準備的認識,也展現公私協力推動社區防災韌性的決心。

游局長指出一人一避難包原則
劉教授指出避難包兩原則
謝副理強調企業社會責任
陳理事呼籲定期檢視內容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