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暖暖防災公園

認識防災公園

「防災公園」以「防災」為名,兼具一般都市公園功能及防災機能,並且能夠在災時各階段使用,以因應災害帶來之衝擊。都市公園的外部環境經過條件篩選,而內部空間經適當規劃後,即可成為一座防災公園。都市公園可能具有休閒遊樂的設施或機能,平時提供民眾做為休閒遊憩的空間。然而,在災害發生後,透過一定的步驟,就可以啟動其防災的機能,以取代原先的休閒功能,為防救災工作的進行提供空間、設施,包括做為鄰近居民臨時避難收容場所,滿足民眾生活基本需求;或是做為救災單位救災行動與政府重建的前進據點。
根據日本建設省之定義,具備明確防災機能之公園,將之稱為防災公園。簡言之,防災公園同時具備休閒遊憩以及防災等兩種截然不同的功能。
一、平時休閒遊憩功能:平時為一般都市公園,完全開放提供民眾休閒遊憩與運動使用。
二、災時緊急應變功能:當災害(如:地震)發生時,民眾的住家可能遭受嚴重破壞,急需臨時緊急居所,公園之功能則立即轉換因應災害各階段工作的防災公園,提供空間以配合緊急應變作業。
因臺灣地狹人稠,公園用地並不多,而以防災公園之四項基本條件而言,防災公園並不僅限於在公園規劃設置,亦可使用學校、廣場、體育場等大面積腹地之開放空間。而以避難收容功能來說,在臺灣所面臨的災害類型下,防災公園僅限於適用地震災害,因水災可垂直避難、毒化災不可滯留於洩漏地點周遭、坡地災害需預先撤離至安全區域、海嘯災害需即時撤離至安全區域。

暖暖防災公園平面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