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義區水保講習提升社區韌性 面對氣候變遷落實環保與防災

基隆市信義區公所邀請鄉親一起關心水土保持發展,於111年09月15日在仁義里民活動中心舉辦「推動山坡地水土保持管理走入社區工作」及「山坡地管理安全維護通報」講習,由區長許雅紋主持座談,邀請到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劉芷妤博士進行專題分享,反應熱烈約有60名里民參與,現場為里民解答水土保持工作相關疑惑,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。

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,澇旱加劇的趨勢愈加顯著,極端災害事件的頻率也有所提升。在過去的40 年中,全球主要颱風強度的比例和快速增強事件的頻率都在增加,而其誘發的複合式、大規模的災害,也對居民的安全帶來潛在的風險;特別是今(2022)年8月,素有浪漫的「雨都」之稱的基隆,新山水庫蓄水量亮起警示燈號,竟發生停水、限水的民生問題,值得我們省思。

信義區長許雅紋表示,槓子寮崩塌事件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,同時對淹水、坡地、土石流等各項雨量警戒更加敏銳。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,我們可以從自身開始做起,應「有水當思無水之苦」更加珍惜水資源,並且落實環保節能減碳,再加上防災與韌性調適,都是我們未來必須努力的行動。

為落實水土保持工作,市府產業發展處與各區公所合作,推動「推動山坡地水土保持管理走入社區」、「自主防災訓練管理執行計畫」等專案,將水保與防災的觀念,深耕於社區並融入地方的治理工作,提升本市的韌性。尤其是信義區東安里為土石流潛勢區域,目前仍有保全住戶居住,更應落實水土保持工作,颱風豪雨期間持續關注雨量警戒,做好疏散避難的準備。

基隆市消防局響應消防署推動「災害防救深耕計畫」,導入專業學研機構協力市府各局處單位及各區公所,更完善的調整本市的防災體質;同時每年培養近百名防災士成為各社區防災核心推動的種子,更建立包含獅球、碇祥、瑪西及信義花園等韌性社區示範,將防災教育向下紮根。時值國家防災月,也呼籲民眾莫忘歷史災害的經驗,牢記地震保命「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」三步驟、熟稔疏散避難路線、定期檢查緊急避難包等,方能有備無患。
活動成果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類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